第 147 章 归途遥遥_重生之福气绵绵
笔趣阁 > 重生之福气绵绵 > 第 147 章 归途遥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 147 章 归途遥遥

  这一出引蛇出洞,虽闹得动静大了些,但到底把薛亮一系的大小官员,一同连根拔起了。

  该入狱的入狱,该换人的换人,州衙比以往清明了不少。

  顾衍在州衙忙了三日,才堪堪收好尾,将这一次的始末,拟成一份折子,打算上达天听,也算是将周文帝派给他最重要的任务给完成了。

  门外门童忽的来报,“大人,孟大人求见。”

  片刻,孟旭进门,顾衍抽空抬头看他,见他脸色亦是不大好。

  这几日孟旭亦是忙得焦头烂额,比起顾衍这般,在这次事发前便剪除了不少为非作胆的旧系官吏,孟旭那头更是一笔糊涂账。

  孟旭倒也知道对方忙,不说客套话,直接道,“我将我府中那女子带来了。”

  顾衍提笔勾了一下,闻言一顿,不在意摇头,“你若是想留她一命,亦非不可。但人若是送到我这里,命便是绝对留不住的。”

  孟旭似乎早想好了,并不打算为瑚娘求情,“不必,看在她为我诞下一女的份上,我替她求一个全尸。”

  “我答应你。”顾衍允下,但又不见孟旭走,遂抬头看他,“还有事?”

  孟旭犹豫了一下,又摇头作罢,“无事,那我先走了。”

  孟旭推门而出,亲手关上门,听到咯噔一声轻响,顾衍也未抬头,由他出去了。

  该要面子的时候不要,不该要面子的时候,倒死要面子活受罪了。

  ……

  转眼便至初秋,辽州夏短,早早便入了秋,府里的桂花开得极好,香气浓郁宜人,小桃领着一群丫鬟们在院里晒桂花。

  姜锦鱼靠在窗下看,时不时指点一二,以往这种事,她没怀身子的时候,是极乐意同小丫鬟们说说笑笑在一处做的。

  丫鬟们笑闹着将桂花晒在朝阳处,便陆陆续续退出园子,忙活其他去了。

  耳边渐渐没了声响,姜锦鱼也不在意,眯着眼睛,享受着和煦的阳光,靠在被晒得暖暖的荞麦枕上犯困。

  睡得迷迷糊糊的,便感觉有人朝自己走过来了,但因为是在家中,想来也没什么威胁,姜锦鱼便懒懒的,不想睁眼。

  顾衍低头看着妻子睡神转世的模样,唇边露出一丝的笑,也并未说话,只站在一边,替她遮住了照在眼睛上的阳光。

  小桃回来想给主子盖个毯子什么的,一进来便瞧见这一幕,更不敢开口了,迟疑的蹲了一下身。

  顾衍见是绵绵身边的贴身丫鬟,朝她伸手,没开口,但意思表达的很明显。

  小桃忙悄无声息将毯子送上去,又默不作声屈了屈膝,安安静静退出去了。

  等走远了,她心底还忍不住叨咕了几句:夫人和大人未免□□爱了些,和夫人大人比起来,她和她家那位可真是凑合过日子了。不能想,不能想,越想越绝望了!

  姜锦鱼睡得迷迷糊糊的,又过了段时间,感觉自己被人打横抱了起来,紧接着稳稳被抱着走了一段路,然后就感觉自己被放到软绵绵的物件上了。

  她半睡半醒琢磨,估计是床吧,然后又睡死过去了。

  大约睡了个把时辰,顾衍便不敢让妻子再睡了,怕她晚上睡不着,将人轻轻喊醒了。

  姜锦鱼揉着眼睛问时辰,得了回答,脑子还没转明白似的,“我睡了这么久?”

  “嗯。”顾衍随口无意义嗯了一句,伸手抚了抚绵绵散在肩上的发,入手微微带着一股凉意,但乌黑发亮的,摸上去也十分柔软。

  顾衍就这么静静的,等着绵绵自己醒神过来,也不去催她。

  好不容易醒了个彻底,姜锦鱼总算有了精神,伸手抓了本游记过来看,最近因为孩子的缘故,她睡得比以往都多了不少,一本薄薄的册子,一个多月才能翻完,大部分时候还被相公和儿子抢走了念给她听。

  果然,见她拿起册子,顾衍便伸手动作轻柔,却不容拒绝的,从她手中取走了,不过这回倒不是要给她念游记,而是有正事要说。

  姜锦鱼最近甚少操心什么正事,觉得自己脑子都有些木了,慢半拍道,“什么正事啊?”

  顾衍越看越觉得不放心,无论是将绵绵留在辽州,还是让她同自己一起上路去盛京,都不是什么好主意,最好索性在此处将孩子生下来,养个一年半载的,再回京,才是最好不过的。

  但陛下那边本就催了又催,再推下去,一两个月兴许能成,但一年的时间,却是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。

  思及此,顾衍又不得不开口,道,“陛下打算让我回盛京。开春将薛系一派尽数折尽后,陛下便有诏我回京的打算。”

  顾衍虽没说什么,但姜锦鱼自己也想到了,京官自然比地方官吏金贵,尤其是自己相公在此处是立功回去的,一回去便是进官。想必一直未动身,也是考虑她的身子情况,但她自己倒觉得没太大的影响。

  想了想,便郑重道,“陛下有令,那自是推拖不得的。再者,我觉得自己没什么不舒服的。而且此时动身的话,到京中还能休养两个多月,再生孩子,一切倒也准备的过来。否则再迟些,要我生在路上,我反倒心里有点害怕了。”

  这也是顾衍担心的,这孩子来的实在不巧,初春那会儿胎儿未稳,是绝不好动身的,好在当时也能找由头推迟。等再过一两个月再上路,指不定就要在路上生产,那定然又是不成。

  盘算来盘算去,唯独便是现在上路,对孕妇和孩子都是最好的。

  两人这样商议,过不了数日,圣旨果然来了。随着圣旨一同来的,还有来接手辽州诸事的继任者,大约是陛下那边委实催的急了,继任者压根不敢留顾衍。

  既打定主意要上路了,自是不必再留,好在府里顾嬷嬷和福嬷嬷两人一开始便有准备,两人又是老人了,准备的极为舒服妥当。

  姜锦鱼上了马车,便开始犯困打瞌睡,车厢不见拥挤,还铺了厚厚的被褥垫子,她往里一滚,便睡得不知今夕是何年了。

  一觉睡醒了,睁眼便瞅见两个儿子乖乖坐在自己身边,两人在矮桌上下棋,听见动静,两人都转身喊人,“阿娘醒了。”

  姜锦鱼伸手一人摸了一下脑袋,“怎么过来了?”

  顾瑾乖乖道,“爹爹说,让孩儿们过来,等娘醒了,陪娘说说话。”

  顾瑞早就想黏着娘亲了,见爹爹不在,便也大着胆子上去靠一下姜锦鱼的肩膀,小脸亲亲热热的贴着她的肩,“娘睡得好沉。”

  姜锦鱼笑着道,“阿娘肚里有弟弟或者妹妹了,自然睡得又多又沉了。你和哥哥小的时候,也特别能睡,一天要睡七八个时辰,小宝宝都是很能睡的。”

  顾瑾跟着劝,“弟弟过来,别靠着娘。”

  姜锦鱼倒没觉得自己那么虚弱,冲大儿子招手,“没事,娘不累,过来坐会儿。”

  顾瑾也跟着坐过去,车厢里有些暗了,不好念游记,在姜锦鱼的建议下,双胞胎两个便比着背最近学的文章。

  顾瑾是哥哥,时不时会让着弟弟,见瑞哥儿卡住了,还给他提示一两句。

  顾嬷嬷坐在马车里陪着,见状也不由得欣慰的笑起来,对姜锦鱼道,“大公子二公子真是乖,兄友弟恭的,谁看了不羡慕。”

  难得能瞧见这么和睦的兄弟俩,尤其是在官宦人家,嫡子庶子之间成天算计来算计去的,哪和你谈什么兄友弟恭喔!

  自己的儿子,姜锦鱼自然也夸,点点头道,“我现在倒是庆幸得很,当时生的是双胎,两人一道长大的,再亲近不过。”

  顾嬷嬷深有同感点头,“可不是麽。还是得有兄弟姊妹帮衬着,外人再亲,也比不过亲兄弟。等到了京里,去了那府里,兄弟俩互相帮衬着,有个伴,也不容易觉得孤单。”

  话说到这份上,就有点在说顾府的不是了,这些年姜锦鱼对盛京顾府一直淡淡的,但不代表要下一代也记恨着那头,不说亲近不亲近,至少不该让孩子们来承受这些。

  除非那边主动将事情牵扯到孩子身上,否则她不会在孩子们面前说孩子爷奶的不好。

  她神色淡淡的道,“倒也不会。我哥哥家里还有个敬哥儿,顾府也还有他们的几个弟弟呢,总能找着玩伴的。”

  顾嬷嬷自觉失言,也觉得在孩子们面前说这些不好,忙住了嘴。

  原夫人去了后,她一直是就跟着顾衍伺候的,自然偏着自家主子,对顾府没什么好印象。以前都在一个地界,还收敛着些,这些年在外头,说话也自在了不少,倒是有些口无遮拦了。

  其实想起来,做爷奶的可以不疼孙儿,但做晚辈的若是不尊敬长辈,传出去了,那可是念书都要受影响的!

  孩子小,未必像大人那样藏得住事,这些话还是不说的好。

  顾嬷嬷不再提这话,姜锦鱼便也不再多说,顾嬷嬷福嬷嬷都是老人,想必她这样点一句,两位都能明白的,不需要她说的那样多。

  顾瑾顾瑞两人背完了书,便都过来和姜锦鱼说话,姜锦鱼身上精神头好得很,也陪着儿子们说话。

  关于带孩子,姜锦鱼大多数时候都是亲自照顾的,奶母嬷嬷们都是帮衬一下。谁的骨肉谁心疼,她可不信,别人对双胞胎的好,会超过她,总是她这个做娘的,考虑的更周到。

  相对的,两个小的也最黏着她,这一路上母子几个多数凑在一块,一路下来,比从前还要更亲热几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